1. 概述
委托方提供規格為M16×190的有缺陷六角頭螺栓坯1件,發現表面有從頭部延伸至末端的縱向條痕缺陷,委托方要求對該缺陷進行分析鑒定。螺栓性能等級8.8級,經拉絲、冷鐓成型。圖1所示為送檢螺栓宏觀形貌。
圖1 送檢螺栓全貌
圖2 送檢螺栓缺陷低倍照片
2.金相檢測
在螺栓表面缺陷最明顯的兩處位置截取金相試樣,觀察缺陷橫截面,圖3白線所畫區域為取樣位置。
圖3 送檢螺栓取樣位置
圖4、圖5分別所示為螺栓坯兩處缺陷的橫截面金相組織(缺陷位于下部邊緣)。經測量,大徑缺陷深度約為31μm,寬度約為63μm;小徑缺陷深度約為33μm ,寬度為約70μm 。
圖4 大徑缺陷金相組織
圖4 小徑缺陷金相組織
由上述分析可知,該缺陷沿螺栓坯表面由頭部筆直延伸至尾部,橫截面圖片顯示該缺陷開口較快,深度淺、底部圓鈍,未發生沿晶或穿晶擴展,不符合裂紋缺陷特征,應為原材料的條痕缺陷。根據“GB/T5779.1-2000緊固件表面缺陷 螺栓、螺釘和螺柱 一般要求”中3.2節關于條痕缺陷的規定:深度≤0.03d(d為螺紋公稱直徑)的條痕為允許的表面缺陷,經測量該螺栓坯的表面條痕深度約為為0.033mm,遠小于規定深度,屬于允許缺陷。
3. 綜合分析
缺陷產生原因及分析:
1、原材料固有缺陷,在產品拉拔過程中,缺陷被拉長,沿著拉拔方向分布于螺栓坯表面;
2、磨具表面存有毛刺或硬物夾雜未刮除,在拉拔時,毛刺嵌入材料表面引起劃痕,隨拉拔方面分布于螺栓坯表面。
4.
結論
送檢螺栓坯表面的缺陷屬于條痕缺陷,深度約為0.033mm≤0.03d(0.48mm),遠小于標準規定的此類缺陷的極限深度,屬于允許缺陷。